港币保卫战言过其实 但香港面临“保房价还是保汇率”两难

  特约撰稿人 平川

  港币保卫战?不存在的。

  近期由于港币对美元汇率屡次触及7.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,香港金管局出手超过十次买入港币,累计金额337亿港币。有部分声音据此认为,港币保卫战再一次打响。

  十余次出手一共耗费337亿港币,合43亿美元―― 而截至今年3月香港的外汇储备达到4403亿美元:按照当下节奏,还能再出手1000多次;如果每天出手一次,可以持续2年以上。

  这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香港金融保卫战,完全不是一个烈度的。

  01 香港金管局 vs 美元港币利差套利者

  从对手盘的角度来看,香港金管局面对的是美元港币利差扩大而引来的套利者。

  与大陆不同,香港自1983年开始实施联系汇率制度,汇丰银行、中国银行(601988,股吧)和恒生银行以1美元兑7.8港币的比价,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、并换取港币的发钞权。为了加强利率调节功能,香港于2005年对联系汇率制度做出调整:除去将美元兑港币汇率继续固定在7.8之外,设定7.75的强方兑换保证、7.85的弱方兑换保证,作为香港金管局卖出和买入港币的干预点。

  香港金管局近期十余次出手就是基于以上制度,属于常规操作。

  但之所以出现持续走弱到港府不得不干预,核心原因还在于港币被低估,投资者可以通过用低收益的港币买入高收益的美元来进行套利 ―― 这个利差目前超过1%。只要这个利差存在、套利空间存在,港府就无法阻止投资者卖出港币、买入美元,导致港币走软的行为,只能选择被动干预。

  事实上,美国自2015年12月开启的新一轮加息周期以来,香港金管局几乎每次都跟随美联储加息。尽管如此,但HIBOR(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)和美元LIBOR的利差空间却在不断扩大 ―― 跟随美联储加息,无法改变港币供给量大、而需求少的现状。

  港币供给过剩,主要源自大陆资金南下。大陆最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、投资机会减少,导致大量资金流向香港寻求投资机会。尤其是8.11汇改之后,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,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资产的动机更加强烈,大量资金从内地流入香港。香港的外汇储备从2008年初的1527亿美元,上升至2018年3月的4403亿美元;同时,基础货币也被迫从3205亿港币增加到1.73万亿港币,这就造成了港币供给过剩。

  港币供给过剩的同时,需求却大幅收缩。房地产贷款是港币最重要的需求来源之一,为了避免重演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裂,香港政府不断加码各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。

  2016年底,香港政府宣布实施印花税新措施之后,海外买家在香港购房成本提升,除了统一征收的15%印花税之外,还针对非本地居民征收15%的买家印花税,合计共占房价总值的30%。2017年5月,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《按揭贷款的审慎监管措施》,针对有多笔按揭贷款以及收入来自香港以外地区的人,推出新一轮物业按揭的监管措施,继续调控房价。

  在香港政府的打压之下,2017年末香港贷款增速开始下降,给港币货币市场利率带来下行压力。

  综合以上,港币供给过剩需求减少,致使利率被低估;而偏低的利率就导致和美元的利差,以及套利空间。套利让港币疲软,并最终导致港府频繁出手干预。

  02 保房价 vs 保汇率

  港府为什么选择干预汇率,而不是直接把实际利率上调并缩小利差呢?因为害怕房地产泡沫破灭。

  香港打压房地产的一系列政策,其实质就是害怕房地产泡沫破灭。香港金管局如果收紧货币,则资金面必然会受到影响导致市场利率抬升 ―― 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行业,使得居民供贷压力增加。如果公众产生恐慌情绪,可能大规模从楼市撤出资金,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。

  房地产是香港的支柱产业,香港财政收入的40%到50%都是来自土地,居民很大一部分财富是房产,而且房地产是香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抵押品之一,房地产大幅下跌将使香港发生更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 ―― 这就是香港金管局迟迟不收紧货币的深层次原因。

  这就是两年前大陆讨论的“保房价还是保汇率”两难问题的香港版本:如果不能有效打压房地产泡沫,资本势必因为利差而流向海外,外储可能会被耗尽;如果要稳定汇率,则需要大幅降低房地产等资产价格,以留住资本。

  如今,大陆通过打压房地产泡沫、并配合外汇管制手段,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。人民币不但没有如预期般持续贬值,现在反而面临升值压力。

  香港相对大陆的困难在于,一是对房地产依赖太过严重,一旦打压太过严重可能会引发本地居民反弹,所以投鼠忌器;二是因为香港定位自由港,无法像大陆一样实行有效的外汇管制。所以只能被迫保房价,而保房价的代价就是被动消耗外汇储备。

  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美联储今年继续加息,自己特朗普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,包括对制造业回流的大力推进,美元和港币的利差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―― 如果打压强力打压房地产泡沫以留住资金,很可能造成金融危机;如果温和压制房价,或者说对房地产市场以保护为主,则很可能会被逐渐耗尽外储。

  虽然当下港府的出手干预为正常操作,短期无虑。但从长远来看,显然相关金管局和套利交易者将会有一场苦战。考虑到陆、港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,如果香港外储被耗尽或者经济出现问题,必然会牵连到大陆,到时候小问题就逐渐发展成为大问题。

  

(责任编辑:娄在霞 HN151)